申请免费试用
完善信息,立即试用
点击提交,表示您同意我们的 《隐私声明》《网站协议》
提交申请
获取
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隐私声明
确认
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网站协议
确认
社保和公积金的基数必须一致吗?社保和工资不一致违法吗?最新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8-22 10:12:21
浏览量: 231

   可以按最低工资交社保吗?
   可以取得经济补偿吗?

   最低工资≠社保缴费。比如,北京2023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为2320元,而最低社保缴费下限为5869元,两者是不一样的!
   根据《关于规范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规定:
   职工的社保缴费基数一般是按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或个人上月工资)来确定,职工工资越高,社保缴费基数就会越高。
   (1)职工上年平均工资<当地上年社平工资60%,按社平工资60%为基数;
   (2)职工上年平均工资>当地上年社平工资300%,按社平工资300%为基数;
   (3)职工上年平均工资在社平工资的60%—300%之间,按职工上年平均数为基数,所以,此时社保按照当地最低缴费基数进行缴纳是不合法的,员工社保缴费基数需要按照员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来确定。
   如果企业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社保,是否可以要求补偿呢?
   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1.深圳市
   深圳市发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裁判指引》明确: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应当依法要求用人单位缴纳,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要求之日起一个月内未按规定缴纳的,劳动者有权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但经济补偿的支付年限应从2008年1月1日起计算。
   2.天津市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印发《天津法院劳动争议案件审理指南》的通知中明确表示:社保费缴费基数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只要单位有过错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1.北京市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劳动争议案件仲裁终局裁决工作的通知》表示:
   (1)用人单位过错未为劳动者建立社保账户或虽建立了社保账户但缴纳险种不全情形的,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的,一般应予支持。
   (2)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建立社保账户且险种齐全,但存在缴纳年限不足、缴费基数低等问题的,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的,一般不予支持;劳动者的社保权益可通过用人单位补缴或社保管理部门强制征缴的方式实现。
   2.浙江省
   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印发《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或已经征收部门审批的欠缴社会保险费为由,请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不予支持。
   所以,对于经济补偿的问题,各地的执行情况不同,建议咨询当地人社部门。

   社保和工资必须在同一地吗?

   一般来说,工资的发放地和社保的缴纳地应当是一致的,如果不一致的话,很有可能被税务机关认为公司有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总公司想要调配员工到异地分公司任职,但是该员工要求社保还在总公司缴纳,于是就会产生总公司交社保、分公司发工资的情况,那么应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在总公司账务上可以把这部分社保作为其他应收款挂账,分公司可以凭工资表、总公司提供的内部证据等作为税前扣除依据。
   最重要的一点,要留存相关的证明材料,如企业调配协议,按协议发放薪酬,有签名文件等。
   社保和公积金的基数必须要一致吗?
   大部分地区的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是以当地社平工资的300%—60%进行核定。
   但是,住房公积金缴存的上限是按照职工月社平工资的3倍,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相关规定,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不得高于职工工作地所在设区城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例如,如果某城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000元,那么该城市职工的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就是15000元(5000元×3)‌。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在5%至12%之间‌。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单位和个人的缴存比例可以在5%至12%的范围内自行选择,且个人缴存比例应等于或高于单位缴存比例‌。
   公积金缴费基数下限与最低工资、最低生活保障费相关,大部分地区以最低工资为缴存下限的基准。
   从长期和规范化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缴费基数应当是相同的。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和个人也可以不一致了!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单位和个人需要一致吗?
   近期,吉林省、山西省大同市接连修订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办法,其中均提到同一单位职工的缴存比例应一致,单位缴存比例和职工缴存比例宜一致。
   一、吉林省
   《通知》第二十条明确:
   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应高于12%且不低于5%,同一单位职工的缴存比例应一致,单位缴存比例和职工缴存比例宜一致。
   要知道,在政府公文或规范性文件中,“应”和“宜”虽均为建议性用语,但法律效力和强制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应”为强制性规范,具有法律或行政约束力。表示“必须”“应当”,是义务性要求,无合理理由不得违反。
   “宜”则为推荐性规范,属非强制性建议。表示“适宜”“最好”,提倡但不强制要求,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虽然单位缴存比例和职工缴存比例可以不一致。但还是需要注意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不低于5%且不高于12%,也就是说单位和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需要在这个区间内进行调整。
   其他地方仍要求单位和个人缴存比例一致,如湖北十堰明确规定单位和职工的缴存比例须一致。因此,具体执行需以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政策为准。
   各地新政策以各地官方发布信息为准。

来源: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信息为互联网收集而来,如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联系我们
  • 市场合作:hz@kolahr.com
  • 产品咨询:0551-64213051
产品
  • 自助入职
  • 组织人事
  • 假期管理
  • 审批管理
  • 薪酬管理
  • 行政管理
  • 招聘管理
  • 智能报表
资讯
  • 新闻动态
  • 产品动态
关于
  • 平台简介
  • 专利证书
  • 联系我们
加入HR互动社群
  • 您将定期收获:
  •   行业资讯
  •   经典案例
  •   活动微课
添加微信快速入群
Copyright © 2024 可拉熊软件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皖公网安备34010202601960号 皖ICP备2024034412号-2